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研究方法甲下
SOCIAL RESEARCH METHOD (2) 
開課學期
96-2 
授課對象
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李明璁 
課號
Soc2026 
課程識別碼
305 311A2 
班次
02 
學分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星期五5,6(12:20~14:10) 
上課地點
社211社211 
備註
星期五56為實習。限社會系大二學生。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且 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7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2008春/夏@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

任課教授:李明璁
聯絡方式:mtlee@ntu.edu.tw; 33661231
上課時間:週三09:10 — 12:10
實習討論:週五13:20 — 15:10
課程助教:吳佳盈、何思瑩、謝昕倬、劉定綱


「問題,存在那兒,橫豎就是如此;但回答問題的方式,卻因人而異…
通往宏大抽象的科學之路,迂迴蜿蜒地穿過:有著諸多個案事實的灌木叢。」
Clifford Geertz,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

「關於跨領域研究,最近被討論得很多,它並不是要對抗建制化的學門
(其實也沒有哪個既定學科願意自廢武功)。要作跨領域研究,
不只是選擇一個題目然後圍繞它堆砌兩三種學科知識,更重要的是:
創造一個不屬於任何原有學科的新對象。」
Roland Barthes, Jeunes Chercheurs


◤search, research & re-research

實作一個好的質性研究,請先謹記「四要一沒有」。
一要有格:格式與架構如馬步基本功,務求紮實沈穩。二要有品:不作偽扭曲
傲慢亂拗,謹守分際並常反身(reflexive)思考,是為研究倫理。三要有型:
同中尋異,力求突破,在有格有守的規訓根莖上,開出個人批判與創意的花朵
。四要有情:客觀分析不等於冷血操作,無論受何動機驅使,研究總在熱情與
冷靜之間來回踱步。最後,請相信:沒有任何研究能解釋「全貌」。所謂完美
,在於清楚意識到缺陷。research(研究)始於search(尋找),繼以不斷再
探(re-research),沒有終點。以上,願師生一同,彼此共勉!


◤between theories & practice

研究法如何學?簡單一句就是「從做中學」(learning by doing)。接續上
學期所聚焦的量化研究,本學期進一步帶領各位練習質性研究,並強調跨領域
(interdisciplinary)的想像及實踐。首先,透過與量化邏輯的比較,我們
會先從方法論(methodology)出發,確認質性研究無可替代的特殊價值。其
次將以案例討論充滿爭議的研究倫理問題,然後進入各種實作的know-how及研
究示範。

要嘗試「跨領域」,毫無疑問就必須先廣泛而用力地閱讀,這是各位不可免除
的辛苦義務,但請相信我,那也將是不可磨滅的有趣記憶。我們的研讀範圍涵
蓋了對人、對物、對時間、對空間、對行動、對論述、乃至對各類型文本的分
析佳作。請各位用心去揣摩(並且認真偷學)這些研究達人的密技絕招。


◤requirements & grading

本學期的研究法課程沒有團體分組報告,也沒有期中和期末考。請每位同學根
據以下進度表依次繳交個人作業,整學期共計五份(每份佔總成績20%)。因
故遲交者,將視遲交天數予以扣分;逾期兩週未交者,該次作業以零分計算。


4/23 第一次作業:田野觀察紀錄
請在台大校園中選取任一場域(field),對其中的人事物及其動態關係進行
兩次(各一小時)以上的整體及細節性觀察,並以文字、攝影、繪圖、製表等
各類形式詳實描繪出你的主觀感受和客觀紀錄。所選取的場域可以是開放性的
(如校門口廣場)、半開放性(如社團聚會)或相對封閉的(如實驗室)。

05/07 第二次作業:人物深度訪談
請找一位在台大工作或求學年資超過十年以上者(社會系教職員除外),以及
另一位跟他/她密切關連的親友或同事,進行各一小時以上的深度訪談。主題
是他/她的某一段生命史與台大之關連(從日常例行到重大事件乃至生命轉折
等等)。訪談可用結構化、半結構或無結構等形式進行,但訪談大綱或題目需
與助教先討論過。請整理逐字稿(需一併繳交),並寫下你的心得及討論。

05/28 第三次作業:歷史資料蒐集
請自行前往參觀台大校史館。首先,記錄並說明讓你印象深刻或感到興趣的校園
事件;其次,批判性地提出:你對此事件之展覽陳述覺得不足或疑惑之處;最後
,請至圖書館搜尋相關史料以為上述問題之補充澄清。請注意:禁止直接引自網
路百科和搜尋引擎。所有資料都必須經過正式印刷出版物的對應驗證方可引用。

06/25 第四次作業:物件意義解讀
請選取一個會出現在台大校園中的物件(thing/object),可以是人造的(如腳
踏車、converse布鞋)、自然的(如杜鵑花、椰子樹),或其他(如「姊妹花」
雞排),對這些物如何被人所用、以及各種環繞著該物的意義詮釋、情感、記憶
乃至認同等,進行脈絡化的解讀(contextual reading)。

06/25 第五次作業:文本論述分析
請選取一些與「台大」有關的媒體文本(如「五年五百億大學補助款」的新聞剪
報、或以「台大」為名的房地產廣告…文字、圖片、影像皆可),對這些文本所
論述或再現的「台大」意象(images),進行論述邏輯、修辭策略乃至符號製碼
(encoding)等的拆解與討論。


PS. 以上五份作業,可以持續關注聚焦、環繞討論同一類主題,但也可以完全沒
有相關、各自獨立;或者,你也可以有兩三次作業是延續同一主題、其他則無關。

四位助教將各自分派關照16名同學。每週五的實習課,請同學自行與助教約定討
論時間(為了讓諮詢更有效率,別讓辛苦的助教負荷不了,請同學們都能先具體
擬好自己遇到的問題再約時間;如果可以三兩成群一起和助教談更好)。每人每
次作業,在繳交前需至少找助教討論過一次;但相對的,也請體諒助教,莫過度
佔據時間而影響其他人的討論機會。

PS2.有關報告寫作之一般格式和注意事項,請參考:
H. F. Wolcott著,顧瑜君譯,1998,質性研究寫作。
畢恆達,2005,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。


◤course calendar & readings

02/20 課程簡介

02/27 實作「社會學想像」:研究者的發想,及其解謎旅程
C. W. Mills著,張君玫、劉鈐佑譯,1995,社會學的想像,頁31-55。
謝國雄,2007,以身為度、如是我做:田野工作的教與學,頁3-35。
李明璁,1996,國家機器、政治轉型與社會福利:以老人年金議題之發展
(1992~95)為例,Ch.1。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論文。
Ming-Tsung Lee, 2004, Absorbing ‘Japan’: Transnational Media,
Cross-cultural Consumption, and Identity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,
Ch.1, Ph.D. Dissertation, King’s College, University of Cambridge.

03/05 雞同鴨講?當質性研究遇上量化研究
D. Silverman, 2006 (3rd ed.)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. Pp. 33-61.
U. Flick, 2006 (3rd ed.)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. Pp. 32-43.

03/12 研究倫理的兩難,與介入的「政治」
U. Flick, 2006 (3rd ed.)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. Pp. 44-53.
E. Babbie著,李美華等譯,2005,社會科學研究方法(下),頁753-787。
C. W. Mills著,張君玫、劉鈐佑譯,1995,社會學的想像,頁237-257。
莊雅仲,2006,政治的人類學,人類學的政治:田野工作的道德想像。收錄於郭
佩宜、王宏仁編,2006,田野的技藝,頁155-173。

03/19 民族誌(ethnography)的前世與今生
D. Silverman, 2006 (3rd ed.)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. Pp. 65-108.
M. Hammersley & P. Atkinson, 2007 (3rd ed.) Ethnography. Pp. 1-19
G. Marcus & M. Fischer著,林徐達譯,2004,文化批判人類學,頁13-49。

03/26 出發前的準備:理論、發問與樣本選取
U. Flick, 2006 (3rd ed.)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. Pp. 97-146.
謝國雄,2007,以身為度、如是我做:田野工作的教與學,頁37-90。

04/02 參與觀察(participant observation):從瀏覽到凝視,從整體到細節
U. Flick, 2006 (3rd ed.)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. Pp. 215-244.
D. L. Jorgensen著,王昭正、朱瑞淵譯,1999,參與觀察法,頁17-76。

04/09 田野關係(field relations):從進入、建立到離開
M. Hammersley & P. Atkinson, 2007 (3rd ed.) Ethnography. Pp. 63-96.
D. L. Jorgensen著,王昭正、朱瑞淵譯,1999,參與觀察法,頁77-120。

04/16 期中考週,停課。開放Office Hour,同學可自由登記時間與老師討論

04/23 深度訪談(in-depth interview)與傳記經驗
D. Silverman, 2006 (3rd ed.)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. Pp. 109-152.
U. Flick, 2006 (3rd ed.)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. Pp. 149-188.
N. K. Denzin著,張君玫譯,1999,解釋性互動論,頁57-77。

04/30 理解他人:從小人物到大社群
U. Flick, 2006 (3rd ed.)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. Pp. 189-203.
胡台麗著,1997,媳婦入門,頁41-82。
O. Lewis著,丘延亮譯,2004,貧窮文化: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,
頁27-55、107-127。

05/07 歷史的再現與詮釋:知識如何建制
S. Kendrick等編,王幸慧等譯,1997,解釋過去/了解現在:歷史社會學。
頁25-61、143-175。
P. Burke著,賈士蘅譯,2003,知識社會史。頁25-241。
G. Rose著,王國強譯,2006,視覺研究導論。頁213-240。

05/14 空間裡的「社會」:結構與行動
蘇碩斌,2005,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,頁144-279。
T.K. Lehtonen & P. Maenpaa著,陳冠廷譯,2003,東郊購物商場中的購物情形。
收錄於P. Falk & C.Campbell編,血拼經驗,頁239-290。
余舜德,1999,夜市研究與台灣社會,收錄於徐正光、林美容編,人類學在台灣的
發展,頁89-126。

05/21 文本與脈絡:從符號學(semiology)到文化研究
Penn, G. (2000)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, Image & Sound. Pp. 227-245.
G. Rose著,王國強譯,2006,視覺研究導論,頁89-129。
G. Turner著,唐維敏譯,1998,英國文化研究導論,頁99-150。

05/28 物件的意義:從物質系譜到物人關係
A. Costall & O. Dreier, 2006, Doing Thing with Things. Pp. 1-12.
B. Farmer, 2003, “Everyday Technology” in F. Martin ed.
Interpreting Everyday Culture. Pp. 173-187.
H. Petrosk著,薛絢譯,2000,書架,頁153-172、199-276。
D. Roche著,昊鼎譯,2005,平常事情的歷史,頁130-241。

06/04 論述的光譜:言說、位置及權力
G. Rose著,王國強譯,2006,視覺研究導論,頁177-211。
曾嬿芬,2004,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,台灣社會學刊,第三十二期。
李丁讚,1997,公共論述、社會學習與基進民主:對「食物中毒」現象的一些觀察,
台灣社會研究季刊,第二十五期。
A. Hirschman著,吳介民譯,反動的修辭,頁19-29、173-206。

06/11 最後一週停課。開放Office Hour,同學可自由登記時間與老師討論 

課程目標
◤search, research & re-research

實作一個好的質性研究,請先謹記「四要一沒有」。
一要有格:格式與架構如馬步基本功,務求紮實沈穩。二要有品:不作偽扭曲
傲慢亂拗,謹守分際並常反身(reflexive)思考,是為研究倫理。三要有型:
同中尋異,力求突破,在有格有守的規訓根莖上,開出個人批判與創意的花朵
。四要有情:客觀分析不等於冷血操作,無論受何動機驅使,研究總在熱情與
冷靜之間來回踱步。最後,請相信:沒有任何研究能解釋「全貌」。所謂完美
,在於清楚意識到缺陷。research(研究)始於search(尋找),繼以不斷再
探(re-research),沒有終點。以上,願師生一同,彼此共勉!


◤between theories & practice

研究法如何學?簡單一句就是「從做中學」(learning by doing)。接續上
學期所聚焦的量化研究,本學期進一步帶領各位練習質性研究,並強調跨領域
(interdisciplinary)的想像及實踐。首先,透過與量化邏輯的比較,我們
會先從方法論(methodology)出發,確認質性研究無可替代的特殊價值。其
次將以案例討論充滿爭議的研究倫理問題,然後進入各種實作的know-how及研
究示範。

要嘗試「跨領域」,毫無疑問就必須先廣泛而用力地閱讀,這是各位不可免除
的辛苦義務,但請相信我,那也將是不可磨滅的有趣記憶。我們的研讀範圍涵
蓋了對人、對物、對時間、對空間、對行動、對論述、乃至對各類型文本的分
析佳作。請各位用心去揣摩(並且認真偷學)這些研究達人的密技絕招。


◤requirements & grading

本學期的研究法課程沒有團體分組報告,也沒有期中和期末考。請每位同學根
據以下進度表依次繳交個人作業,整學期共計五份(每份佔總成績20%)。因
故遲交者,將視遲交天數予以扣分;逾期兩週未交者,該次作業以零分計算。
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